本网讯(通讯员:朱军、温鑫林)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“世界卒中日”,宣传主题是“ 卒中识别早,救治效果好”。当天新邵县紧密型医共体总院新邵县人民医院组织神经内科、老年病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内分泌科、中医科、康复科、眼耳鼻喉科医护人员十余人来到雀塘镇雀塘社区开展义诊活动。
卒中俗称中风,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,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,是具有高患病率、高发病率、高死亡率、高致残率和经济负担高的“五高”疾病,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“头号杀手”。提高居民脑卒中防控意识,倡导脑卒中的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降低脑卒中发病率、复发率、致残率及死亡率是“世界卒中日”的中心工作。
预防胜于治疗
神经内科主任刘宇辉主任医师带领各专科专家及护理团队,开展了形式丰富的诊疗活动,现场为群众免费进行了血压、血糖检测,体格检查,指导用药、疾病咨询及健康教育,发放了脑卒中预防和救治宣传折页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,并免费赠送了部分常用药品。刘主任在义诊宣传活动中,就我国当前的卒中防控工作,要注重“防治并举”、“防重于治”的原则进行广泛的宣传。
本次活动共计发放脑卒中预防和救治宣传资料300余份,接受现场健康咨询200人次,发放药品价值1000余元,医护团队的专业与热情受到了前来咨询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科普常识
一、预防卒中的发生要做到以下九点:
(1)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,包括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吸烟、饮酒、超重与肥胖、不健康生活习惯,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。
(2)控制好血压。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,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,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。
(3)控制好血糖。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≥40岁时开始筛查,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。
(4)控制好血脂。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,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,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,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,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,应该每3-6个月就要测定1 次血脂。
(5)戒烟。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,并避免二手烟危害。
(6)控制体重。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、良好的饮食习惯、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,有利于控制血压、减少卒中风险。
(7)健康饮食。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,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,每日食盐不超过5g,少油饮食,控制胆固醇、碳水化合物摄入,避免饮酒。
(8)科学运动。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-4次有氧运动,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,如: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,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。
(9)积极治疗有关疾病,如:心梗、房颤、外周动脉疾病等。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,应定期体检复查,接受专科医生治疗,遵医嘱药物治疗。
二、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?
“中风120”和“BE?FAST”口诀是适用于民众的可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。
1.“中风120”口诀:
“1”代表“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”;
“2”代表“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”;
“0”代表“聆(零)听讲话是否清晰”。
如果有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,极有可能是脑卒中,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。
2.“BE?FAST”口诀:
“B”——Balance是指平衡,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,突然出现行走困难;
“E”——Eyes是指眼睛,突发的视力变化,视物困难;
“F”——Face是指面部,面部不对称,口角歪斜;
“A”——Arms是指手臂,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,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;
“S”——Speech是指语言,说话含混、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;
“T”——Time是指时间,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,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,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。
三、发生脑卒中怎么办?
时间就是生命。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,越早发现,越早治疗,效果也就越好。患者在发病后要立即拨打120,并通过“卒中地图”小程序功能找到距离最近的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卒中中心医院,可以立刻进入卒中急救绿色通道,及时得到溶栓、取栓等急救,减少卒中致死致残的发生。